内部创业,看着光鲜,有丰富的资源和支撑,但是实际做起来很困难,内部合作是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文/天下网商特邀作者 陈晓峰
编者按:风车网是人人网旗下类Pinterest旅游社交网站,从3月20日高调上线,到5月17日团队解散,风车网经历了仅仅不到2个月时间。陈晓峰作为原风车网负责人,曾经从业于百度和人人等多家公司,本文中其内部创业的教训,不仅仅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有借鉴意义,对于广大希望通过内部创业线上突破的传统企业而言,也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注意的地方。
去年4月份,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干了4年的百度。当初也没有想过创业或者内部创业,正如许多百度技术出身的经理一样,我厌倦了各种系统架构与协调配合,也厌倦了与一群操蛋的PM合作,希望能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离开百度后进入了一个社交游戏公司,这个时候人人网HR找到了我,说是高层希望见面认识认识,结果过去一顿面试。开始,让我负责糯米的产品和技术,我拒掉了(不是不喜欢团购,是这些产品都太像了,糯米那个时候是半个PM兼职),然后说有个人人网和艺龙合资的内部创业项目“风车”(开始叫蜻蜒,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保留了蜻蜓,让我们另找域名,我找到了风车),旅游方向,觉得不错,而且人人网马上就要上市,就过去了。
现在想想,一句话特别有感觉,那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无论是大学生找工作还是各种原因的换工作,还是与朋友一块创业,谨慎地选择——选择靠谱的公司,选择靠谱的产品,选择靠谱的经理和伙伴,选择靠谱的老板,多花些时间接触和侧面了解,能够避免许多的弯路。我就是走上了这么一条弯路。
不过,成功失败各有所得,关键在于正确面对。对我个人发展来说,这段弯路其实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如果加以总结沉淀,也能变成以后一种历练。正如一折店的涂志清和我说的:陈老太太(指陈一舟)帮你创业失败买单,还给你发工资,这次创业你实际是赚了。
我不是很喜欢写回忆录的人,不打算写流水账记录内部创业的点点滴滴。写些心得,与好朋友一起分享,也是帮自己沉淀。很多道理很简单,很简单。
别先君子后小人
清华读研究生期间,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创业,做电信设备供应商。一台系统能够卖到38~45万元,成本只有2~3万元,开始发展还不错,然后很多厂家包括华为也进入这个领域。不过这些外在因素并没有打垮我们,几个创始人开始内讧最终打垮了这家公司:CEO陪电信客户欧洲吃喝嫖赌,又不见单子出来;CTO觉得他也卖了2台,完全可以单独干;兼职做硬件的创始人觉得你们这样搞公司迟早完蛋,赶紧变现退股。
最后,创业黄了,兄弟见面反目。想想开始一腔热情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大家都是君子,说了可以不要工资,可以不要Title(职位),自己掏钱买股份,但是有了一点点起色后,都开始算计和相互算计了。
内部创业,看着光鲜,有丰富的资源和支撑,但是实际做起来很困难。内部创业的成功率应该没有外部创业高。我的建议是:刚开始别太乐观,别太信口头承诺,多争取,多确定下现实的、书面的东西。
公司内部创业,内部合作是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一般公司会从各个部门抽调一些人员到这个团队(也有很多是垃圾人员踢到这边的) 。这样做一方面底层合作流畅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文化的传承。
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里会出问题。当老板把这个项目和团队成员介绍给各个平行团队的头的时候,各个部门的头都会挖心掏肺地表达:欢迎过来一起抢占互联网的制高点,俺们兄弟部门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你们。其实,这个话不是说给你听的,是说给老板听的。
等到具体合作事情时,一般这样表述:这个事情不是我们的KPI;你们需要提前准备全年的计划,其中和我们相关的,需要老板审批;我们产品也想支持,不过RD(Research Develop研发工程师)人手不够;我们RD支持没有问题,但是需要和项目经理商量排期,并且和产品部门确认需求。我给老板写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老板总是很官方地回答说:Good point! We will study it。(好主意,我们将研究看看。)
所以,在许多公司,都是高管直接抓创新项目的前期孵化和资源的协调。如果不行,可以一开始就把这些资源给沟通好,系统和技术层面需要提升哪些支持;广告资源每个季度提供多少;BD需要做好哪些支持。
开始就小人到底,然后和气共事。
找个靠谱的老板
公司跨部门配合,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心经营还是挺好协调的。最难配合的,还是创业项目。说白了,你没有资源,光靠许诺和忽悠,没有人会支持你。能够支持你的,除了过去的资源、新建立的关系,最有效的还是你的老板。你的老板和你风格是否相符,他是否积极帮你寻求资源,是否看好这个新方向,是否做好了长久的计划和打算,这些都是需要去研究的。要是你的老板自己直接做产品经理或者开发经理,那还是算了吧。
产品经理被迫离开前和老板聊了许多次,但是后来还是走了。之后,老板这么对我说:“晓峰,你们这个新产品方向偷的是别人的idea(点子)。这些我都会安排人去调查,不过我现在太忙,没有时间搞这个事情。既然新的产品方向已经确定,你们就full speed ahead(全力投入),把它做好!”
从这个时候,我开始对人人网失去信心,属于被蛇咬了一下。管理上有个基本的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管理原则老板可以不懂,但是老板至少应该知道人情世故,就算怀疑也不要先说出来,调查明白先。
有一个人人网非常资深的总监,和我一起聊天,她说了一句话,让我有点彻头彻尾醒悟:内部创业,你首先要想清楚老板要什么,而不是你的用户要什么。这话理论上不一定正确,但是绝对有现实的意义。
百度文库从2011年3月开始,由于种种原因(新任产品经理的兴趣点、版权问题的困扰) ,开始做电子付费阅读方向。这个当时我非常反对,不过我4月份就走了。后来百度还收购了已经发不出工资的番薯网,到2012年初也彻底放弃了,团队业务也都解散。
那么,我们需要想想,百度老板对文库的希望是什么?对新产品的希望是什么?是希望你每个月赚20万,还是希望你能够去弥补网页搜索的内容?答案肯定是后者了。所以贴吧做打豆豆,空间开放平台接入游戏,文库卖书,最后都得歇菜。但是百度游戏的情况又不同了,老板对它的定位是赚点小钱,搞独家代理做面子、做品牌的事情也违背初衷。
风车网作为人人网和艺龙合资的项目,我们需要明白董事会需要什么。
我们先来看艺龙。 艺龙是一家传统的OTA公司,老板以前是宝洁卖卫生巾的(这个不是什么讽刺,宝洁的管理非常出色,业务真的做得很好),他对蜻蜓的希望只有一个:利用人人网的流量进行产品销售。所以风车下个月就要能赚钱。
我们比较一下同样的产品在糯米网旅游频道和go.qq.com的情况,前者非常符合艺龙的需求,每月能卖2.4~3万间夜房,后者由于腾讯没有投入推广资源,估计会落得撤掉的下场。所以,社交旅游这个概念,在艺龙听起来,估计就和废物差不多。
我们再看陈老太太,他其实明白社区这个东西需要经营,但是面对从20美元跌到3美元的资本市场压力,老太太经常说的是我给你导100万人人网核心用户过去,这个产品能够自己起来么? “I don’t want money, I want success!(我不要钱,我要成功。)” 他着急出产品,着急出名(不要听一个人喊的现实主义口号,要看一个人追名逐利的行为)。
善待你的下属
无论是创业还是内部创业,要和愿意跟随你的手下在讲清楚机遇的同时,讲清楚风险。不然失败后,你最大的内疚肯定是对这群跟着你赴汤蹈火的兄弟。
2010年我组建百度日本IS技术团队,有许多同学都是我“忽悠”过去的,虽然自己尽了最大的力,但是毕竟我也是泥菩萨。2010年10月,百度体面地关闭日文业务,这是我这辈子最煎熬的时刻,我想我永远记得花3个月组建的30人技术团队,再花3个月打造成为明星团队,最后花3个月时间送走的每一个兄弟姐妹。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内疚,因为自己没有和他们说明白风险(或者当时自己没有看到风险)。我现在还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每一个人的眼神。
后来到人人网,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风险了,所以对于每一个朋友,我都说了相关的风险。还有几个朋友希望过来,但被我拒绝了。风车上线前一个月,刚过完年,老板突然说要关掉产品。那个时候,我也很郁闷,因为2月份是最难找工作的时候,加上2012年年初,整个IT行业不景气。后来,和老板争取了3个月的时间,上线产品,找融资,到5月份解散的时候,已经比较平静了,该找下家的都已经找到了。
有追随我的手下,降薪加入人人,进入了静安中心的作坊式锅炉房; 有追随我的手下,希望放弃百度Offer加入风车团队,只因为团队氛围和对产品的认可;有追随我的手下,身兼数职,加班加点,只因为团队需要;有追随我的手下,去忍受那复杂的报销制度,恶心的内部推诿。我觉得,人生最大的资产,就是这些朋友。风车在,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朋友,风车不在了,我也会帮助他们每一个人。
最近和朋友聊,他说,晓峰你有睡不着的时候吗?我说有啊,流量涨我睡不着,流量跌我也睡不着。朋友说,不是这个意思, 麦帮网的刘建国睡不着,是因为那帮追随他的朋友,那些降薪跟着他的朋友。
活下去是创业的关键
现在创业,门槛越来越低了。自己有什么骨灰级的爱好,做个产品出来;做技术的,可以做些服务或者应用出来;做产品的,平时多看业界产品,多看Techcruch(著名科技博客),有自己的思路了,复制一个出来;做运营的,有什么线下资源,开个小店或者做个流量入口。门槛低是互联网的特点,但是,进入容易也标志着容易死掉。
自己创业,活下去是关键。你得选个靠谱的方向,或者你的钱够你试错许多次,可能让你交一些学费后找到方向。仔细地规划你的钱怎么花,每一个关键点大概在什么时候,你的钱是否可以支撑到那个时候;什么时候能够开始有收入,ROI什么时候正向;估计每个阶段的风险,估计投资后的问题;关注用户的留存率,关注团队的士气和忍耐度。
公司内部创业,活下去也是关键。比较麻烦的是,内部创业还会面临老板的问题。很多时候,选择的方向不是你定的,而是老板决策后安排的。那么内部创业,首先是要搞清楚老板到底要什么,搞好向上管理非常重要。如果风车再做二次,我觉得我能够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老板或者董事会不支持你了,再好的规划也不管用。
举个例子吧。最近接触了家传统公司,他们董事会希望在互联网行业有所突破,最终选择了亲子方向,因为老板们都有小孩,觉得对这个方向比较了解,也比较有潜力,但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也不知道。
如果让我去做这个项目的CEO,首先,我会了解各个老板的情况,了解投资的大概规模,公司对这个项目时间上的期许(说白了,是很急躁还是安心发展它,大部分都是前者),老板希望这个项目解决他什么问题。然后我再去了解业界的产品、产业链的情况、美国同行的情况。最后做些用户调研,如果碰到做这个行业的产品或者运营就更好了。选择几个切入点,做好这几个切入点的分析(每个节点的规模,人力和资本的投入、产出,竞争壁垒);对于有同类产品的,要搞清楚对方发展的具体情况,自己为什么还有机会;对于国内没有的产品,要搞清楚别人为什么不做(多和别人交流,不要以为自己是独创,你想到的肯定有无数人想到或者试错了);最好,还能画些简单而华丽的主要功能UI设计图出来。
以找投资人的心态和准备,去争取一个你觉得靠谱的方向(符合公司基因,符合市场规律,符合投入规模) ,让他们对这个事情信心十足,让他们做好更长期投入的打算,让他们明白各种风险都是在你的掌控之下,让他们知道每个节点的前景和时间点,争取到成文的支持。然后找到符合基因的产品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开始搞起来。团队组建、文化组建、公司内部关系梳理这些就不讲了,大同小异。
做的过程中,也要做好项目的进展汇报,不断地给老板打气,让他保持对项目的信心。比如,汇报项目的阶段性进展,让老板觉得可控;汇报业界同类产品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业界认可这个方向;汇报和感谢内部的支持,让老板知道,让兄弟部门更加支持;随时汇报遇到的重要问题,让老板知道你有控制力;需要什么重要资源,描述清楚投入产出,让老板愿意割肉;老板喜欢细节的,材料准备完善一些。毕竟,大公司里做什么,也都是做职业经理,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容忍包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分清楚哪些能够控制、哪些不能控制,是大道理。
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创业能够活下去。
弥补创业基因不足
风车解散消息传出后,很多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朋友都来安慰我,也有人会说为啥失败,注定失败什么的。我一直认同这样一些道理:创业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成功的企业有它的共性,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同;从别人失败的创业中学不到太多有用的东西,只有自己刻骨铭心的失败后才明白这些都是成长的过程。
最近和朋友聊到做产品经理的基因问题。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需要拥有自己去做的产品的个人基因,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得多。比如,不用论坛、微博和Facebook的人做社区的产品不合适;不用360客户端的人做客户端也不合适;不爱好旅游的人也别做旅游产品;没有小孩的别做亲子产品;没有退休父母的人,也别做老年人的产品;不爱摄影、不玩单反的人,别做相册产品;不爱AV、不收藏种子的人,别做海量存储产品;没有上班一台机器,下班一台机器的人,也别设计云存储产品。
这里描述一个道理——自挠其痒(scratch your own itch) ,做的产品才有感觉,会用竞争对手的产品,分析优劣势,才会用自己的产品,才会和用户打成一片获得反馈。运营和设计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招运营的人一定会看看他的微博。
创业也有个基因的问题,这个是我失败后学会的。在我看来,创业者分为这样几种:搞纯IT的(学校或大公司出来的产品技术人员) ;传统领域的(媒体、金融、房地产之类的) ;搞运营的(大公司BD、 运营、市场,之前小公司创业的许多人也是)。
搞纯IT的,想法容易过于简单,对市场和用户太乐观,能做出叫好的产品,但是很难叫座。非常冲动,有个简单的想法就出来干,也有可能成大事,比如Facebook的扎克伯格。
搞传统的,想法很直接,有资源,做东西离钱很近。做的东西大部分被人鄙视,但是能够很滋润地发小财。非常现实,东西也很简单实用,比如大部分的淘宝店主。
搞运营的,想法比较复杂,对于市场和用户反馈比较正面。比较难做出产品来,折腾很久才让人知道它到底是啥。这些人许多都是某个行业的骨灰级玩家,有丰富的资源,很容易折腾出各种论坛、组织平台出来,线下搞得风生水起,但来钱很慢。
创始人是什么人,直接决定着他的创业基因,所以需要比较互补的联合创始人来弥补。搞IT的+搞运营的,可能能够做出一款稳扎稳打的产品, 比如豆瓣,也可能是个很不靠谱的产品;搞IT的+搞传统的,能够做一个比较刚需的产品,比如京东; 搞运营的+搞传统的,能够做出一款很好的产业附属产品,比如大谷; 如果三个方面都不错,那就非常好了,比如微博就是这样的产品(比较专业的产品和设计,很强的媒体和名人背景,超强的运营)。
和大家一样,我也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很快工作五年了。现在依然记得大学时软件工程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是这样的:“工作五年之后,就基本可以分出大家的区别了”,这句话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大家都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工作或职业方向;第二,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基本已经确定了。先抛开这句话的真理性,至少它本身是有些道理的,当然随着时间的迁移,当初的五年时间对于现在可能已经不太准确了。但这句话一直陪伴着我,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因为自己很想知道五年之后自己是什么样子,总告诫自己一定要找准方向,要努力学习,让自己在合适的时间能有质的飞跃,能够在同行同辈之中脱颖而出,在工作或事业上形成一个转折点。愿望总是美好的,而正因为有了美好的愿望,人类才能够不断向前走。
读高二时开始接触电脑(那时用计算机这词也太过专业了吧),偶尔跟着同学去网吧泡泡江湖,论坛形式的游戏,那时要是能打到只凶猛的老虎那可真是令人羡慕忌妒恨啊…。也是那时第一次听了刘若英的《后来》,而且网吧经常放这首歌,直到现在,一听到《后来》就会勾起我的回忆,那感觉挺好!江湖,很侠气的词儿,估计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曾经有款如此简单低级的游戏了,呵!从那时起,我算是真正的接触了电脑,接着学聊Q、听音乐、玩CS…。还好自己一向比较能克制自己,以致于最终基本不影响考大学。
报考大学的时候,许多人都是糊里糊涂的报,专业名看起来顺眼就基本差不多了。但那时我却有着明确的报考方向,那就是计算机专业,在那时我似乎就已经知道编程是怎么回事儿了,虽然我真的是没接触过。
上了大学,读的是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入门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接触了之后挺喜欢它,那时觉得它简单易学,似乎能够解决好多问题。
第二门编程语言是Java,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Java代码之优雅、结构清晰等优点深深的吸引着我。
C++自学过一个月左右,ASP了解了一些,C语言和Java都开过课程,那时Java在我心中绝对是第一语言。
大三第二学期开始接触J2EE,后来基本上每天都会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在老师和师兄的明师指路之下,开始自学了HTML、JavaScript、CSS、XML、DTD、XML Schema、MySQL、Jsp、JSTL、Sitemesh、Spring、Struts、Hibernate、EJB、CVS、Jcreator、MyEclipse等技术与工具。毕业设计与几个同学开发了一个小系统,毕业设计文档还把软件工程的几个步骤给整了一遍,结果还像模像样搞得挺自满的。
就这样,我带着一颗对编程的热情与好奇心,慢慢的踏上了程序员之路。
工作后,先后从事了金融行业、电信行业,工作内容经历了写代码(SSH、JSF、ExtJs、单点登录、Eclipse插件开发、GWT开发…)、Linux日常命令使用、安装配置Linux、基于Linux安装MySQL/Oracle及维护、应用系统部署及维护、技术沟通、需求调研、技术管理、工作分配与进度跟踪、项目管理、招聘等(不分先后),一路走来,真是五花八门啊,相信大多数前辈和同辈们都是如此走过来的吧!
软件这个行业,都说是业务是灵魂,技术是手段,技术不太重要,业务才是最重要的。也许,这就是软件行业在浮躁而极富特色的中国被糟蹋的结果吧。
但我个人始终认为,作为一家软件企业,技术永远是最重要的,技术才是软件企业真正的灵魂,我反对那些不重视技术的软件企业(虽然你们也是受害者,但却是你们把中国程序员给害的)。
下面总结点自己的工作经验:
1、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关键是时间与方法
2、不要说没时间,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
3、Bug是永远改不完的,关键是要修复严重的、影响业务的、显眼的Bug
4、随着项目的开发,接触项目的人越来越多,项目代码越来越乱,风格五花八门,潜在的Bug越来越多,以致于谁都不想去维护了
5、很多程序员写代码不负责任,写代码的水平暂且不说,更令人发指的是,代码测试都没过自己那一关,总想留着让别人去测试,那个汗…
6、喜欢技术的程序员太少了,都想着三五年后转管理,赶紧摆脱技术圈
7、浮躁,简单的注释、命名、代码风格、代码重构、代码测试、业务理解都没做好,就想着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想着转管理,怀着这种心态的兄弟们,你们真能把其他事做好?
8、项目经理很多,但大多经验不足,基本工作是了解需求并做初步分析,简单的工作计划,工作分配,进度跟踪,对系统发表几个观点、提几个问题。这些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有很大的不足,项目经理应该更多的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让程序员开发系统,永远是从实现功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一点恰恰是开发系统的重伤,因为客户关注的是业务流程。程序员总把问题复杂化,如系统功能强大、支持N多种场景、界面内容丰富等等。没错,作为程序员,我们更多的是想展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但客户想要的确是简单易用、清晰而实用的系统。所以我想说的是,程序员重在功能实现,而客户关注的是结果,项目经理应该多从客户或使用者的角度去参与项目,这样做出来的系统才能够符合客户的要求,程序员才能少加班,因为业务流程清晰、简化实现,从而减少返工的确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技术,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无论将来我处在哪个岗位上,因为我学习技术的出发点是兴趣,有时候自己想想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喜欢。
程序员之路才刚刚起步,路还很远,但绝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程序员人生才会更美好!
写文章对我来说挺难的,想当年读高中的时候,还曾经语文考了倒数第一,所幸的是仅此一次。那时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只写议论文,而且只会“总-分-总”,什么名言警句、典故之类的,都是瞎编,纯粹就为了凑篇幅。所以,这篇文章也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时间虽长,内容却有限,但总而言之总结能令人反思与进步!
这是我最近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因为论坛里很多的专职淘宝客,再坚持了1-2年后,发现这条路便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于是咨询我此类问题。今天就说一下这个话题,淘宝客创业,这个句子不一定是成立的,淘宝客实际上只是一种业务模式,实际上我们更愿意说互联网创业,而淘宝客是其中的一种流量变现的好途径。
淘宝客,听起来很美好?
很多新人接触淘宝客,都是应为这种模式听起来很美好,无需进货,无需客服,无需发货,上上网,动动手,只要把推广地址发给消费者,他们购买了,淘宝客就能获得佣金,实际上这听起来很美好,也被很多人认为没有门槛,这也是促成一大批草根群体专职投入到淘宝客的原因,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行为,尤其是“游击队”型的淘宝客,对互联网认识比较浅的淘宝客,这些淘宝客往往缺乏宏观的认识,做事情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
你在卖什么?
有人赚钱,因为他在卖产品,有人赚钱,因为他在卖服务。淘宝客,你在卖什么?这是大多数淘宝客需要思考的问题,你到底在卖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用户凭什么要通过你这里进去淘宝购买。
1)卖内容
内容为王,你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内容,因为产品淘宝网里多的是,但是一些独特的内容,可能只有在你这里可以看到,我们之前举过很多的例子,其中服装搭配应该来说较多了,今天再说一下它,例如单件服装的展示就没有任何优势,因为淘宝网里多得是,但是如果你每天精选一整套,从头到脚的服装搭配方案,并且给出,这套方案适合哪类人在什么场合穿着,这就是你网站的独特内容,你卖的就不是服装,而是方案。用户因为认可你的方案,而选择每天来关注,遇到喜欢的搭配或者单品,就会通过你的推荐前往淘宝购买。这就是你的卖点。
2)卖平台
淘宝网也是一家平台,这家平台上有许多的卖家在卖商品,如果你也要做一家平台,你必须做出和淘宝网不一样的功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然用户没有理由在你的平台上逗留,再进去淘宝网购买,说到平台就不得不说一下蘑菇街,美丽说,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社会化电商平台,因为这类平台提供了差异化的平台服务,首先是垂直领域,其次是解决了用户“卖什么”的问题。
3)卖服务
没有技术,但是我有一颗服务大众的心,这是很多没有技术和资源的淘宝客的选择,既然无法大规模的获取用户,那就好好把现有的用户服务好,最简单的莫过于直接提供导购服务,像超站版主小光头之前做的返利站,就一直是直接提供QQ导购服务,购物新手加QQ,然后指导他完成购物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比较苦逼,但是这样做相比那些不接触消费者的淘宝客而言,转化确实要高很多。
淘宝客是一种结果
看一些成功通过淘宝客实现盈利的站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站点其实不是冲着淘宝客而来的,而淘宝客却可以成功他们的盈利工具,这和大部分淘宝客的思维不同,大部分人是因为淘宝客,所以选择建站。因果关系显得有点倒置了,所以冲出这种思维束缚,你才能取得更加持久的成功。
形成差异化竞争
淘宝客的产生,是由于大而全淘宝网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选购需求,很多站长的想法是淘宝客是留不住的用户的,我不认同,因为你没有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所以没有给用户一个留在你网站的理由,淘宝网是由一家家的商店组成的,淘宝对于店铺的管理,商品的管理是强项,即所谓的“商店”的管理,但是对于“街道”的运营却无法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我们实体中,大部分人是在逛街状态的,并不一定会进店铺,而在逛街的过程中,几个姐妹会互相讨论购物,逛街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的促销海报之类。这些都是由“淘宝客”来完成的。
和淘宝形成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垂直化,垂直化包括行业和地区的垂直化,淘宝网是大而全的,你就要专注一个细分方向,做深度做精细。
2)模式的差异,淘宝网做的购物,外部如果也是雷同的购物模式站点,对于用户就没有吸引力,所以在模式上就要有所差异,例如利用博客做精品的导购信息,比如“什么值得买”博客,“穿衣打扮”博客等等。
3)形式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社交电商引入的瀑布流的方式,以往用户都是通过淘宝网的商品列表查看,而外部的淘宝客网站在网站样式细节上可以进行微创新,消费者在浏览中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毕竟商店和商业街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商店主要是让消费者快速下单完成交易,而商业街更关注的是“逛”的快感。
无论是垂直细分、模式还是形式方面的差异,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形成差异化,给用户不一定的体验,做为淘宝的有效补充。
淘宝客创业是否还靠谱?虽然随着淘宝客的普及,收益方面会越来越少,但是比较真正正规的导购类型的站点非常少,之前我们采访了蘑菇街CEO陈琪,一起讨论了关于淘宝客创业这件事情,还是能得到不少的启示,总结如下:(1)运营用户为主,而非简单的流量 (2)利用开放平台,快速发展 (3)做细分垂直市场。而在淘宝联盟武林大会时,艾瑞咨询总裁杨伟庆发布演讲,说到站长淘宝客创业的四大方向:1 消费兴趣类社区 (例如美丽说 蘑菇街) 2 细分导航类网站(例如 团购导航站 3 本地生活类网站 (例如:各地妈妈网) 4 消费信息类微博(例如:酒红冰蓝)。
我的看法是淘宝客创业还是靠谱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在细分市场上发挥作用。
腾讯科技讯(万学)北京时间7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一家传播公司的主管,笔者今年已考察和评估了将近1000家技术创业公司。笔者认为,技术创业公司的成功往往具有如下五个征兆:
1. 拥有有价值的用户。成熟企业家的核心标志之一,就是能够事先知道是否有消费者愿意支付其产品或服务所要求的价格。现在,有太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均未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以互联网公司为例,他们扩张的速度太快,以致于还没有来得及检验初始市场和精简成本。创业公司成功的征兆之一就是将其发展建立在经证明稳定可靠的付费消费者基础上。
2. 具有战略规划。成功的创业公司与那些只求生存或只是被动适应环境的公司截然不同。他们往往会积极地进行战略规划和国际扩展,并拥有比较稳定的1年期和5年期计划,以及能够稳健地向前发展。
3. 现金储备。现在创业的时机很好,但是融资的难度较大。相对于互联网泡沫时代大肆宣传和疯狂扩张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现在的创业公司似乎显得有点落寞,精简成本成了他们的游戏规则。获得和节约资金的能力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4. 透明化运作。诚信、正直和透明度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成功的组织基本上不会隐瞒任何东西。计费方式、价格和客户获取战略方面的秘密越少,公司的运作就会越简单。这样也更容易让员工保持专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笔者最喜欢的话题——公共关系中,透明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深入探讨公司发言人培训时,我们一个客户有一句精辟的话:避免坏消息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就好像别人在关注你一样地生活和工作。他是对的,当一家公司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经营时,就很少会有不好的或令人尴尬的事情发生。透明化运作是创业企业成功的重要征兆之一。
5. 善于沟通。“每一位伟大的领导和每一家伟大的公司都长于沟通。”他们能够传播好消息,也能够用坦率的语言沟通坏消息。他们具有很强的沟通技巧。想象一下吧,如果一家优秀的公司不善于沟通,那么就没有人知道它,就没有投资者愿意给它投资。没有公司成长于真空环境中。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知道良好沟通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那么,有没有满足上述五个标准的创业公司失败呢?当然,这样的例子也有,例如在遭遇9.11事件或卡特里娜飓风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市场情况变化时,一些创业公司就会遭遇失败的结局。但是,除去这些灾难性的事件,我认为任何满足上述五个标准的企业均不大可能会失败。
大多数企业员工总是抱怨公司一直开会,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条件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力。你以为创业者没有了这些限制之后就能专心干活吗?大错特错,创业者面临的问题更多更严重。
兼职人员和创业者一般都要花费多年的时间来建立专属的“专心工作系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他人的系统,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8条通用的方法,以免各位创业者走错路,走歪路。
1、休闲时光留在下班后
创业者的亲朋好友的琐事总是会干扰到他们的日程表。许多创业者会发现自己迅速走红,进而带来生产能力下降的问题。答应了别人的事,最好还是留在下班之后去做。我敢保证,相比占用工作时间来做闲事,工作之外的休闲时光绝对会更让你愿意去表现自己。
2、规定硬性时间
在工作日必须规定一个下班的时间!如果想开夜车,笔记本最好不要插电源,在电池没电之前就得干完活,然后休息。规定了硬性时间可以让你时刻处于专心致志的工作状态,防止开小差。至于当天没做完的琐事,可以留在第二天早上花一点时间来处理。
3、所有事情都记在日程表上
把待办事项表上的项目全部都输入到日程表上。这样一来,不仅会“逼迫”自己规定做每件事的时间,还可以让一天都非常充实。一天工作结束后,再为第二天安排更满的日程表,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失望,才能让自己更专注。
4、电话不要随便乱打
当你闲下来打电话的时候,想想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如果有,最好把打电话的事先放一边。跟客户发邮件,一来一往耽误的时间比打电话还多。虽然有点点不太礼貌,但是这里建议各位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改发邮件为电话。所以,尽可能地“挤占”电话时间,但不要把事弄混了。
5、凡事钱为先
创业新人看着长长的待办事项表都会犯愁,因为他们觉得每一项都很重要,所以不知道应该先做哪一个。这里的建议是:先做和钱有关的,比如整理发票、账单以及打销售电话等。有些事可以等,钱的事等不了,等太久,钱就自己跑了。
6、一定要有可视化清单
在桌子上贴一张职责清单,清单上要包括营销、销售、社交媒体、发文、顾问、安排、设计等内容。养成每周一自我反省20分钟的习惯,看着这张清单,问自己哪些事更重要,哪些无关紧要。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这一周的安排。
7、“每天加一点”
除了完成发邮件、写Twitter、处理账单等日常任务之外,每天都要为下周的5个工作日都安排上一个新任务。这样一来,创业者会觉得自己像在一个不断扩大的战场上打仗,每天的任务都非常明确,每天下班后成就感十足,自然而然会慢慢成长。另外,深入推进一个项目比同时进行四五个项目更有意义,更有成效。
8、时刻警醒自己
许多创业者都是在不经意间降低了自己的生产力。比如说有个名人发来的一封邮件,或者是有一框晾干了没叠的衣服,这种大大小小的琐事都会耽误创业者宝贵的时间。当他们发现自己分神了之后,可能已经浪费了40分钟。所以,请收起那些可能会让你分心的琐事,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抵御琐事!如果有些事不得不做,那就开着计时器做。
创业者生产力的提高源自于创业者不断增强的个人意识。上边的8条建议中如果能够坚持做一条,都会在创业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更能提高每天的产出能力。
电脑故障 | ps教程 | 设计 |
创业 | seo | discuz |
word | 配置 | c# |
数据库 | mysql | asp |
ShopEx | html | JavaScript |
模板 | Joomla | PhotoShop |
CSS | PHP | WordPress |
ECShop | jQuery | 用户体验 |
新闻 | 读书 |